半年前还觉得大部分Chrome插件太糙,现在已经可以推荐一票must have extensions了。

前天我在Facebook上写了这句话,然后就有人留言要我推荐。我就觉得不好意思了,我觉得不错的,就别人也必备啦,这也太自以为是了吧。而且每个人的使用方式本来也不同。所以算了,还是简单地列一下我在用的Chrome插件吧。其中的很多都非常有名,估计大家也都知道了。

After The Dead Line。非常好的拼写检查,当然只是对英语。不止是检查拼写错误,也包括简单的语法检查。

Better Price。购物网站的价格比较。这个只适合在美国使用了。访问Amazon或者Bestbuy这类购物网站的商品页面时,这个插件会检查常见的购物网站上的相同商品的价格,然后告诉你最便宜的价格是什么。同类的插件有好几个,PriceBlink, Invisible Hand什么的。我简单的试用了一下,觉得似乎这个Better Price比较的范围更全面一些。仅仅是个人感觉。

Chrome Gesture。鼠标手势,也支持超级拖拽。鼠标手势很灵敏,超级拖拽就需要拖出一点距离后才起作用了。但是Chrome的其他超级拖拽插件也不怎么好用,所以就用这个凑合了。鼠标手势的插件还有好几个。几个月前是这个Chrome Gesture最好用,我就一直用下来了,不知道现在是否有更好用的手势插件了。

FastestChrome。这个嘛,其实对我来说不是太重要,可有可无了。主要功能有三个,一是搜索结果无需翻页,二是在搜索还有维基几个页面上显示相关链接,三是选中词汇后弹出一个搜索的快捷方式。第三个功能被我禁止了。

Google Checkout Promo Notifier。Google的官方插件。据说可以通知Google Checkout的优惠措施。不过我装上以后从来没有被notify过。

Google Dictionary。Google的官方插件。功能很弱的字典。但是很快,而且我觉得解释也够清楚。要是看这个还看不懂,就打开有道来查了。

Google Mail Checker Plus。非官方插件。这个是在是太好用了。当初我以Firefox为主力浏览器的时候,想在Firefox上找一个对等的插件出来,楞是找不到。然后就索性用Chrome做主力了。有了这个插件,我就想不到什么不用Gmail的理由。(其实没有这个插件,我也想不到什么不用Gmail的理由。)他不只是通知Gmail新邮件,而且还可以预览,还可以直接删除或者Archive或者设为已读,或者在新窗口打开,或者回复。还很快。

Google Reader Open Entry in Background。这个插件消除了我不用Chrome的最重要理由。我是Google Reader的重度用户。之前的统计就表明我浏览器上80%以上的时间都是用在Google Reader上。但是Google Rader在Chrome上有个很大的问题,使用快捷键v打开原链接的时候是在前台tab打开。而这个插件把这个tab移到了后台。虽然功能很简单,但是对我来说,这个是真正的must have extension。

Hover Zoom。对于某些网站的图片,例如Facebook或者Flicker,鼠标移动到缩略图上,就显示一个漂浮的大图。有一个流行的插件Facebook Photo Zoom有相似的功能,但是Hover Zoom支持的网站要多得多。

Last Pass。密码管理和自动填表插件。来美国以后,有了美国的银行帐号和地址以后,就发现这个插件太好用了。而且他也实现了自动生成随机密码和密码同步。所以可以在网站上用随机生成的高强度密码,然后再用Last Pass来记住密码自动登录。前两天有报道说,70%以上的Facebook密码和用户的邮箱密码是一样的。不一样不行啊,谁能记住一大堆密码?OAuth虽然好,又不是所有的网站都支持。Last Pass就解决了这个安全问题。虽然一个主密码的方法其实风险也很大。

RSS Subscription Extension (by Google)。印象中这是最早的Chrome插件了,Google示范Chrome插件系统时候就是用这个做例子。对于Google Reader重度用户,这个显然也是Must Have Extension,但是严格来说,这个大概应该算是弥补Chroem的功能缺陷吧。

Turn Off Light。看Youtube时,将页面背景暗掉。在Firefox上,好像没有直接的对应插件,只能用油猴来实现了。

Ultimate Google Docs Viewer。在Chrome中点击word、PPT、PDF等等文档时,不使用本地客户端,而是用Google Docs Viewer来打开。我最初是因为上网本上没有装Office,而且屏幕小,Acrobat Reader的阅读体验也不太好,所以装这个插件的。用的时间长了以后,感觉先用Google Docs Viewer预览,觉得有价值的文档就直接保存在Google Docs中,这个方法也很不错,所以就在别的电脑中也装上了。

另外一个跟插件有关的话题是Bookmarklets。在Google的书签工具栏上如果放入一个文件夹,点击后就成了下拉菜单的效果,其中放上Bookmarklet的话,使用起来是很方便的。

曾经还有几个被我视为Must Have Extensions的,例如Shareholic、Tineye、Postponer Adder、和Readablity,后来都被这样的Bookmarklets的方式取代了。

Shareholic是个有趣的插件,可以把当前页面发送到很多流行的服务中去,包括Google Reader Share,Stumbleupon,或者Facebook,或者Evernote,或者Gmail,等等。我曾经非常喜欢这个插件。但是这个插件有个问题,速度很慢。我后来发现他的功能似乎全都可以用Bookmarklets来实现,而且效率要高很多,就把这个插件替换掉了。

就这些了,没有别的废话了。


今天早上是第四次去AT&T的店了,四次都是为了买一只iPhone 4。

第一次去是刚到这里的第一周,稍稍安顿一点打算给自己弄个手机号码的时候就去了。那时候Jobs还没有开记者会讲天线门呢。

跟AT&T的一个小mm说打算买只iPhone4,小mm说好啊。填了一堆个人信息,又拿了张表出来选plan。最后问我要信用卡。我掏出我的工行信用卡递过去。小mm问,这个的Billing Address是哪里?我说是在北京。她说,哦不行啊,这个必须用美国的信用卡啊。

第一次铩羽而归,那就耐心地走程序吧。先申请SSN,期间还出了点小插曲。等拿到SSN,再申请信用卡。又等了两周,信用卡终于在前天寄到了。 阅读更多 »


我的Relcoation Specialist约我今天早上去社会安全的什么部门申请社会安全号。等我到那个地方,Petra已经到了,排在队伍第二的位置。她旁边还有两个别的客户来申请SSN,也是咱公司的雇员。

由于排在队伍前面,所以一开门没等多久就排到我了。貌似很简单,我把材料递上去就和站在旁边的Petra聊天,问些关于保险的问题。聊着聊着,柜台里面那个姐姐就把我的护照退出来了,说不能帮我办。

我吓了一跳,认真一听,姐姐说我的I94表格上写的是C1,不是L1。

啊,这个的确是这样。当时我入关的时候,移民局的哥哥在我的I94上大笔一挥,画了个鬼符。我当时也稍微犹疑了一下。不过一想,美国人民嘛,说不定就是这样写字的呢?

L1是工作签证,C1是啥。我转过头去看了看Petra。Petra也说没有听说过C1。

社会安全的姐姐说,嗯,应该是L1啦,但是写得太潦草,看着就像C1了。关键是吧,系统里的记录也是C1。

我嘞个擦。 阅读更多 »


推理小说家梦野久作的小说《脑髓地狱》完成于1935年,是他最重要的作品。后人把这本小说列为日本四大推理奇书之一。

这本书的结构的确非常奇特,而故事的主要情节放在那个时代来看,应该也算是非常奇特了,即使以今日的眼光来看,也不是泛泛之作。

不过我自己并不是太喜欢这本书,其中一半左右的内容都是在心中骂骂咧咧地状态下读过去的。而对于作者以这本小说所传达的理念,我也不以为然。

不过还是厚道点,先谈谈这本书中我喜欢的部分吧。 阅读更多 »


昨天HR给我一份离职手续的文档。我大概看了看,最麻烦的大概就是转移档案这一条了。

给HR和Fesco的人分别打了电话,大致弄明白了做法。先去人才中心弄张提档的文件,然后到Fesco去取出档案,最后再存放到人才中心去。

关于人才中心,我查了一下朝阳人才,感觉挺不靠谱的。他们的主页山寨得一塌糊涂。密密麻麻地写了一大篇,除了他们的地址,我就没有找到一点对我有用的东西。再一看豆瓣上的评论,一堆人破口大骂。大概就是效率或者态度这些问题。 阅读更多 »


昨天早上,项目组开了个all hands meeting。就像之前预料的,这个会宣布项目终止了。

我完全理解这个结果对于为这个项目付出大量心血的工程师来说是非常悲伤的一件事,不过我也早就预料到了这个结果。今年初,我刚刚为在这个组里工作了一个月后,在和KK做1:1的时候就跟他说,这个组的状态非常糟糕。而且我那时所察觉的问题在这以后的半年中没有丝毫改善。当然,那些问题也不是几个人就能扭转的。

项目终结后不到12个小时,各个IT新闻网站都报道了这件事情。经营数年的项目在发布后数周就宣布停止,怎么看也是大失败啊。 阅读更多 »


警告,本文含有可能让人不快的图片,心理脆弱者请注意。

在牙周科

我对于牙医情感近似于奴才对暴君。所谓的敬畏,后者居多。几次杀神经和根管治疗的经历就把自由平等的精神从我的头脑中完全抹杀了。从此以后每隔半年就去拜访两次牙医,牙体牙髓科和牙周科各一次。在医生面前颌首低眉言听计从。医生眼角带笑,我就满心喜悦;医生口气稍硬,我就诚惶诚恐。类似这样的心理状态,大部分中国人都很熟悉。

今年三月去看牙周科的医生时。医生说,口腔卫生作得不错,牙周炎也一直在好转,可是怎么两侧最里面的牙齿的牙周炎一直挺严重的呢?然后就把专家叫过来看。专家都没碰我的牙就断定有智齿作祟。然后让我去拍片。

拍出来的片子不用专家看,连我都知道不正常。我两侧的智齿完全是横着长的,和别的牙齿成90度垂直关系。拿回来给专家一看。专家说,哈哈,果然是这样的。你这个牙齿得拔。下个决心把牙齿拔了吧。

牙医说啥我信啥嘛。说拔就拔呗,可是为啥要“下个决心”呢。于是就问了问,为什么要下决心,拔牙有什么代价吗?旁边的小医生扬眉一笑,我倒是可以给你说说不拔的代价。专家说,你这个牙齿拔起来的难度比较大,要先把牙龈切开,可能还要去掉一点骨头,然后再把那颗智齿切成几段,再分段取出。

我问,疼吗?专家说,手术时打了麻药,不疼。

那就行了。 阅读更多 »


上次在这个博客上写东西是一年前飞往新加坡的途中。那次我休假去新加坡探望我家娘子,然后两个人一起在马来、印尼和新加坡旅游。在新加坡的最后一天,我们的计划是去逛商场,购物,然后看电影。坐公车出行的半路上,娘子突然把我叫下了车,指给我看她以前晨跑的地方。

新加坡本来就是一个热带丛林和高楼大厦混杂在一起的热带城市。娘子指给我看的是架设在丛林之上的空中走道。

Singapore 058 by you.

整个空中走道连接了新加坡市内的数个城市公园(官方网站)。我和娘子在上面走了几公里。这条路让我羡慕不已。

第二天飞回北京。快要降落在北京的时候,我从窗口看着下面北京郊区的低矮简陋的屋舍,一片灰灰黄黄的颜色。突然几片颜色鲜艳的绿地跳了出来。仔细一看是成片的高尔夫球场。绿草如茵,果岭上装饰着树木。蓝色的湖和金黄色的沙地都有着圆滑的弧线边缘。

我不禁反复喃喃自语,“太变态了”。

在我居住的地方,我连一个可以在室外跑步而不用担心呼吸道健康的地方都找不到,而就在城市不远的地方,铺着成片的高尔夫球场。

我突然醒悟,这高尔夫球场正是当前中国的绝妙暗喻。看起来美轮美奂,然而那不过是人工堆砌起来的虚伪表象。我想,这里不是我的家园。

一年前我就想要写下这篇帖子。后来一直忙碌,到现在才有时机写下它来,但已经失去了我当初想要写的东西。

我当初想要写的题目是远离北京。而几天前当我收拾行李时,把这个我用5年时间一点一滴累积起来的家渐渐清空,也觉得心中渐渐累积起无处疏泄的悲伤。而这一篇的题目也就变成了夜奔。


我带着新到手的《枪炮、病菌与钢铁》上了去新加坡的飞机。原本的计划是,如果这书催人入睡,那么我可以睡个好觉;如果引人入胜,那么我可以享受一个精彩的阅读体验。

前些日子,土摩托在他的blog中连续写了多篇《印加帝国与大明王朝》,分析印加帝国的文明发展路径,为何会在和西班牙殖民者相遇时完全不堪一击。我以为写的非常精彩。

我刚刚读完《枪炮、病菌与钢铁》的前言和第一章,才明白原来土摩托是在演绎他从这本书中学习来的理论。

而作为这个理论的本尊,《枪炮、病菌与钢铁》确实精彩,环环相扣地解释全球文明起源的前因后果。

然而此书的精彩,也让她的中文翻译显得更加让人遗憾。(我手中的这个版本是上海世纪出版集团出版,谢延光翻译。)

其实,此书的翻译并不是像当年徐院士翻译的《UML精萃》那样烂的匪夷所思,而只是让人读来有些地方让人不爽,而这种不爽的发生频率又颇高,这就很让人遗憾了。

有些句子应该是翻译错了。例如前言中的“这种结果完全是一边倒的:这里的情况不是51%的美洲、澳洲和非洲被欧洲人征服,而49%的欧洲被印第安人、澳大利亚土著或非洲人征服。”虽然我没有看到原文,但我基本上可以断定这句话是翻译错了,因为我完全看不懂,就算按字面理解,也与事实明显不吻合。

好在像这样疑似有错的地方不算太多,因此我估计这本书大概并不像《天使与魔鬼》那样硬伤累累。可是总的来说,这本书翻译得非常生硬。例如前言的最后一段“然而,我希望我已经使读者相信,历史并不是‘就是一个又一个讨厌的事实’,就像一个愤世嫉俗者说的那样。”这句话虽然能够看懂,甚至能够让人直接估计到原文的语法,不过这并不是中文的语言习惯。这样的句子如果出于学生习作,大概算是不佳,而出于专业翻译之手,那就是非常欠缺敬业精神了。

文中每章之后都有注释,可是我以为把注释放在每章之后,而不是每页的下端,这样的阅读体验并不好。而且,我也认为这本书缺少一些应有的注释。例如第一章中,“就像英国皇家海军‘邦蒂’号上的反叛者和他们的搭希提妻子向皮特凯恩岛移民那样,”大部分英语读者读到Boundy就会想到那部著名的电影,可是对于普通的中文读者来说,这里缺少一个关于“叛舰喋血记”的译者注。我是一个影迷,所以能够马上察觉这里所缺少的解释,可是对于我所不熟悉的领域,或许这书中还有我所没有理解的细节。

我有些疑心,这书的作者自己也不知道“叛舰喋血记”的典故。人当然都有自己欠缺的知识,可是这里只要查一下维基就可以明白了。我以为这同样是关于敬业的问题。

在同一个句子中,出现了“搭希提”的字样。我估计没有几个中国人知道这是什么地方,我如果没有看过“叛舰喋血记”也不会明白。其实那里现在是一个旅游胜地,现在常用的译名是“大溪地”。

我估计这本书中还有别的地名没有使用通用的译法,只是很难判断。其中有一处比较蹊跷的地名“亚马孙”,从上下文来看,那的确应该是“亚马逊”。不知道这个责任应该算是翻译的还是排版校对的。

我这个帖子是在飞机上用Live Mail写的,打算等下了飞机后找到网络,就寄到posterous去。由于写的时候不能查询网络,也没有原文对照,所以可能有不对的地方,不过应该问题不大吧。

总之这书很好看,可是翻译质量很让人纠结,所以我既不能入睡,也没有觉着爽快。从这书的生硬翻译来看,原文大概不算难读。我也许应该去找本原版来看看。

Posted via email from 若昔难得


在此间的生活中,总有一些让人诧异、荒谬、甚至到了可笑的事件。

数月以前,我和娘子说到成都小吃,娘子惊讶于我没有吃过老妈蹄花。而前两周我看《老妈蹄花》的时候,也完全没有想到,我所熟悉的乡音可以发出如此流氓下作的声调。
之前我说,这里一边六十大庆,一边株连九族的封杀网络,让人冷笑不已。如果这还只是冷笑,那么为迎接国庆,首都机场禁飞红眼航班,或者部分超市刀具下架,就已经是喜感十足了。
这几日里可以看到一些大阅兵演习的照片了,当然还是整齐划一万人同脸。我也不去比较这条路上二十年前同样驶过的坦克群如何如何,只是看看最近在公开媒体上发布的关于阅兵训练的诸般细节,诸如在地表60度的气温中全副军装的操练,或者封闭窗户不开空调的装甲车辆,更夸张的是若干小时不眨眼的士兵。话说去年那个运动会也训练了若干可以几十分钟不眨眼的礼仪小姐。这些在公开媒体上堂而皇之的出没的消息总让我有一种错乱的感觉。
我不由得想起传说中的生吃猴脑。虽然现在谈起这道食品,都让人觉得血腥残酷变态,可是当年坐在这猴子面前的人(假如真的有这道菜)在举起筷子的时候,大概会觉得别有一种风雅气派吧。
而现在的我,丝毫没有这种风雅气派,可是这些人性扭曲的事件在我身边层出不穷,我就只能觉得头脑中一片错乱。
所以,我还是远远避开吧。
明天,我离开北京,去新加坡看我的娘子雯,半个月后再回来。那时或许已经风平浪静了吧。
另外,刚看了漫画《平壤 朝鲜之旅》。作者是一个加拿大动画人,在平壤做了两个月的动画外包,据说每天用漫画来记录见闻,后来整理成了这套《平壤 朝鲜之旅》的漫画。我看这套漫画的时候,很快就感觉到,刻意打扮后的平壤其实和北京没有多大区别。或者如@buchimifan所说,贵国不过是不差钱的朝鲜罢了。

Posted via email from 若昔难得